交响乐的历史及流派(3)
来源:江西文化艺术网  |  作者:admin  |  发表时间:2009-10-18 14:42

 

五、现代音乐(19世纪末至今)

  常指19世纪末以来远离传统的、革新的、前卫的音乐流派;可概括分为承认调性的音乐与故意否定调性的音乐两类。有调性的音乐包括印象主义音乐、标题音乐、新民族主义音乐、新原始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和即物主义音乐等,这些音乐都以某种形式与过去保持着联系。故意否定调性的音乐则几乎完全与传统音乐割断联系,创造并运用了全新的理论和发音方式,如十二音体系音乐、微分音乐、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机遇音乐、概率音乐和电子音乐等。有调性的音乐在扩大音乐概念的外延方面步子迈得大一些,故意否定调性的音乐旨在改革和冲击音乐概念本身的内涵。

  印象主义:正如印象派绘画的轮廓不明确,印象派音乐也不以旋律为主要表现手段,而以和声与管弦乐配器作为音乐的“调色板”,旨在表现倏忽朦胧的主观印象,常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

  德彪西(Claude Achill Debussy,1862-1918),法国人,《大海》

  拉威尔(Maurice Ravei,1875-1937),法国人,《西班牙狂想曲》

  新原始主义:强调用强烈的节奏、粗犷的旋律和喧闹的配器,勾勒出原始人的生活画面,表现了现代人对富有活力的原始生命和原始意识的追寻。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国人,《春之祭》

  新即物主义:不强调思想情感,更注重形式的完美及音响本身的结构和发展

  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人,《画家马蒂斯》

  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美籍奥地利人,十二音体系音乐:《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f,1891-1953),苏联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

  肖斯塔科维奇(Dimitry Shostakovich,1906-1975),苏联人,《第七交响曲》

  格什温(George Geshwin,1898-1937),美国人,《蓝色狂想曲》

  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美国人,《阿巴拉契亚的春天》

 

六、中国当代交响乐

  中国的交响乐是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产物。20世纪初,一批留学归来的中国音乐家以拓荒者的精神在中国组建了的管弦乐队,为西洋交响乐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交响乐的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北京、上海各地开始建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为我国交响乐事业培养了最初的创作和演奏人才。从20年代起,中国作曲家开始了交响乐的创作实践。解放前的作品主要体现了反抗侵略、讴歌正义的强烈情感。解放以来交响乐的创作发展迅猛,新作迭出。作品题材宽泛,技法趋于成熟,在民族化的探索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马思聪(1912-1987),《西藏音诗》

  冼星海(1905-1945),《黄河大合唱》

  贺绿汀(1903-1997),《森吉德玛》

  瞿维(1917-),《人民英雄纪念碑》

  李焕之(1919-),《春节序曲》

  何占豪(1933-)、陈钢(1935-),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交响乐的历史及流派(3)    
五、现代音乐(19世纪末至今) 常指19世纪末以来远离传统的、革新的、前卫的音乐流派;可概括 分为承认调性的音乐与故意否定调性的音乐两类。有调性的音乐包括印象主 义音乐、标题音乐、新民族主义音乐、新原始主义
 
.
Copyright©江西文化艺术网.(江西文化艺术网)Jxwhys.com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791-88517195 13807048931 传真:0791-88530630 E-mail: jiangxisaiqu@126.com 邮编: 330046
联系人:龚老师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京西路524号恒茂城市花园翠景阁5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