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梅兰芳》正在热映,剧中孟小冬的扮演者章子怡说:“电影是向世界介绍梅兰芳的最好方式。”这话没错,陈凯歌导演运用光与影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代名伶梅兰芳的一生,从而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走入历史深处去领略京剧大师的风采,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电影《梅兰芳》的确是向世界介绍梅兰芳的最好方式。但是笔者还希望,《梅兰芳》也是向世界介绍京剧的最好方式。
张学良先生曾说过:“不懂京剧的人,不能算完整的中国人。”然而放眼神州,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京剧呢?其实我们都知道京剧是国粹,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真正愿意听京剧、学京剧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们的父辈或许还会哼上几句《沙家浜》《红灯记》之类,可我们年青一代会唱京剧的少之又少。
其实,就京剧本身而言,也徘徊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之间,京剧的现状也并非是红红火火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京剧剧目初探》里,列出了1300多个剧目,可打开电视机,我们看到的京剧剧目还多是老面孔,就拿梅兰芳先生轰动一时的“梅派”戏来说,只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凤还巢》4出戏还经常见诸梨园。而国内京剧演出团体也大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京剧演员的出路远没有流行歌星、影视演员广阔。
陈凯歌说,《梅兰芳》拍的是中国人的精神。“我希望《梅兰芳》能为中国文化留下点东西,为中国人留下点东西。”一语中的。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所以我们怀念大师,可我们绝不能只是怀念,《梅兰芳》让我们认识了梅兰芳大师,可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对京剧的式微充满忧虑。“梅兰芳遇到了他的时代,也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梅兰芳对京剧的热爱、对京剧的继承和创新,他的爱国之情让我们动容,他的艺术成就更让我们对京剧的发展充满期待。

《梅兰芳》海报

《梅兰芳》海报

余少群《梅兰芳》剧照